車展前后,人們對特斯拉的熱議仍繞梁許久,仿佛未來汽車的到來近在眼前。但回到現實,看看大街小巷上行走的車輛,手機與手機支架的搭配仍舊是主流。究其原因,很大一部分是廠家對于車載屏幕的成本顧慮,以及對是否應為車主掏網費的糾結。
曾經一位高德地圖的高管對筆者說:如果是我,便不會糾結于那區(qū)區(qū)幾百元的網費,保持用戶的在線時間所創(chuàng)造的價值遠遠高于網費成本自身。而幾日前舉行的2014北京國際道路運輸車輛展,這位高德高管的觀點終于在車企身上變成了現實,但這是一家商用車車企。
展會當日,海格客車聯合阿里巴巴等多家互聯網企業(yè),共同發(fā)布了基于客運服務的云端戰(zhàn)略。對消費者免費,對客車運營商免費,一切能夠想到的費用在這里統統用免費來承擔。但免費的背后并不是單純的成本增加,而恰恰相反的是利潤與創(chuàng)收手段的豐富與增長。
走進車內,打開手機的WIFI搜索,選定車內網絡后進行簡單地注冊登錄,便可使用車內的網絡流量。其中強制首頁上多是類似于視頻、游戲、住宿等內容的使用鏈接,這些鏈接大體是借助網絡的便利,可以打發(fā)旅客在長途奔襲中的無聊與寂寞,以及安排旅途中如吃飯、住宿的需求。而這套系統的三個利潤點也便從中而來。第一是首頁廣告費用,第二是用戶習慣數據的收集費用,第三是相關軟件的分成費用。這三者的收入不僅可以抵消掉硬件及數據成本,更可以獲得較之以往更高的收益。
而互聯網的應用在商用車上的另一層精進,則直指商用車的運營管理核心。在多家商用車的展臺上,此次筆者都發(fā)現了通過網絡實現的車隊智能管理系統。除與GPS實施聯通外,駕駛員的駕駛信息,包括油門開度,剎車次數,平均油耗,等數據都將被統一收集,然后車載電腦通過綜合處理,給予駕駛習慣的綜合評級,并且會給駕駛員提出駕駛習慣改進意見,以便進一步提高燃油使用效率,增加駕駛的安全性。同時,這些數據也將被統一上傳到車隊管理部門,方便對于車隊司機的管理。
筆者在最初接觸到這些技術時,頗感意外,沒想到一直在印象中改變緩慢的商用車,恰恰成為了未來汽車技術快速進駐的革命先鋒。但事后分析,這樣的結果卻并不意外。核心原因是需求的驅動。
以客車搭載的互聯網技術為例,客車上集中了眾多的乘客。不必親自駕駛而解放出的空閑成為了上網、玩游戲、看視頻等需求形成的溫床。而如此集中地客流與需求充滿了商機。而這樣龐大的需求數量與較長的在線時間,都是私家車所難以比擬的。所以商用車在未來汽車進化的變革中,速度快于轎車成為了必然。
進一步而言,這次的商用車成為技術前沿,解答了一個筆者一直以來的疑問——什么才是未來汽車發(fā)展的方向和線索?而答案就是消費者、用戶的需求。越是需求集中的地方越容易產生革新,越是需求強烈的地方越容易取得突破。所以按照這個思路,依照需求的線索再去看待未來汽車的問題,便會發(fā)現一切也便不再茫然不知所措。